閩南網3月15日訊 (閩南網記者 黃麗君 通訊員 蘇曉暉)提振消費信心,讓群眾能消費、敢消費。今天上午,泉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委文明辦、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商務局、市住建局、市文旅局、市中級人民法院、市檢察院等數十個單位,聯合在洛江區居然之家廣場舉行泉州市紀念2023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現場宣傳活動。
泉州市紀念2023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宣傳活動現場
活動由泉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中共泉州市委文明辦、泉州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主辦,洛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洛江區消費者委員會承辦?,F場,泉州市建筑裝飾協會、電商行業協會、快遞行業協會以及泉州市放心消費示范商圈代表分別宣讀了誠信經營倡議書,各行業協會企業代表及“放心消費示范商圈”代表共同在“誠信經營 放心消費”承諾墻上簽名,各單位工作人員現場開展法律法規咨詢服務。同時,活動現場還專門制作展板,曝光了一批侵犯消費者權益典型案例。
泉州市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介紹,現場共分發《消費實用寶典》《生活中的標準》《安全用藥知識讀本》等各類普法宣傳材料1500多份,接受消費咨詢120多人次。
據悉,2022年,在全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局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泉州市優化消費環境、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取得較好成效,在中消協組織的全國城市消費者滿意度測評方面,連續五年穩步攀升,在全國參與測評的100個城市中排名第13位。一是保護消費者權益有力度。市場監管部門開展民生領域“鐵拳行動”,嚴厲打擊哄抬物價、假冒偽劣、虛假違法廣告等違法行為,查辦各類違法違規案件1.08萬件。教育部門出臺規定,全市證照齊全的校外培訓機構299家,全部納入資金監管,有效防范“卷錢跑路”和“退費難”問題發生。文旅部門開展旅游市場專項整治,有力打擊未經許可經營旅行社業務、“不合理低價游”等突出問題。公安部門開展系列專項整治行動,成功破獲系列特大侵權制售假冒商品案。二是傾聽消費者訴求有溫度。暢通消費投訴渠道,12315熱線與12345熱線“雙號并行”,實行24小時人工接訴服務,及時受理有效處置消費者各類咨詢投訴舉報32.5萬件,其中投訴88339件,舉報47592件,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約5027萬元。三是消費糾紛多元化解有深度。設立泉州市金融糾紛一體化調處中心,成立泉州市環境保護人民調解委員會,全市各地2914個人民調解委員會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活動,有效化解了各種矛盾糾紛。